分享到: |
“我们就是要用这部诗画音乐剧《国之歌》讲好沈阳英雄城市故事,塑造沈阳英雄城市形象。”近日,记者在沈阳大学体育馆里看到,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和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诗画音乐剧《国之歌》的导演冯玉萍,正在现场一丝不苟地指导排练。

由沈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大学出品,沈阳大学评剧艺术研究中心承办的原创诗画音乐剧《国之歌》,将于4月22日在盛京大剧院进行首演。这部剧由市作家协会主席李劲松编剧,取材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地沈阳,以14年抗战为背景,在充分尊重大量史实的基础上,选取众多抗日志士的英雄事迹,通过艺术再加工而成。本剧聚焦作为国歌素材地之一的沈阳,阐释这座城市英雄辈出的土壤和根脉,以一部诗画音乐剧《国之歌》凸显沈阳城市“坚硬的骨骼”,展现充满血性的民族气节与英雄气概。
付出,每天排练10多个小时
“奶奶,贺联来了——”这时只见排练舞台上一个小演员摔倒,众人上前劝她别哭……台下的导演冯玉萍马上叫停排练:“台上人别都挤在一起,一定要注意拍出细节。”说着话,她一遍遍地为演员们示范,并提醒应该注意的表演问题。记者发现,仅仅这一个5分钟的情节,反复排练了半个多小时。台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冯玉萍对每一场戏都是严格要求,演员的台词、走位、形体、表演等不容出现一点问题。
一个多月了,冯玉萍每天都要和演职员们从下午一直排练到晚上,在排练场摸爬滚打十多个小时。“这些天真是非常忙,太累了。”冯玉萍对记者说:“其实,拍这样一部戏很不容易,因为参加演出的绝大部分是大学生,没有专业功底。我想,越是这样,越有挑战性,它更具有艺术生命的价值。”
在冯玉萍心里,诗画音乐剧《国之歌》就像一个孩子的诞生,它是一颗优质的种子,需要阳光雨露,才会更好地生根开花结果。“它不仅是一部剧,也是我们在做的一个伟大工程。”
谈及排练的艰辛,冯玉萍说:“整个排练过程中,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沈阳大学全力以赴地支持我们,将体育馆拿出来用作排练场地。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也派出二十多个孩子来学习并参与演出。”
用心,演好自己的角色
“能参加音乐剧《国之歌》的演出,我感到特别荣幸。”记者在现场采访扮演剧中人物栗母的任丽蔚时发现,她的敬业精神鼓舞了许多年轻演员。
原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任丽蔚,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协会员,曾多次荣获全军汇演一等奖,被誉为“军中百灵”。说起参加排练音乐剧《国之歌》的事,任丽蔚很兴奋,她说:“我过去一直是站在舞台上唱歌,50多年后首次和冯导合作了第一部音乐剧《镌刻》,从冯导身上学习到许多东西。这次又让我出演剧中栗母,在整个剧组,我是年龄最大的。今年3月份进行整体排练后,时间上来讲,已经非常紧张。多少天来,都要排练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第二天早上8点,又要忙着赶到排练场。”
冯玉萍曾多次劝任丽蔚抽空休息,但她跟冯玉萍表示:“放心吧,我肯定能坚持到22号正式演出。”
致敬,沈阳这座英雄城市
“作为一个沈阳人,我对这片土地爱之深,也感到责之重。”音乐剧《国之歌》编剧李轻松向记者谈到她的创作体会时说:“从一些人到一座城,从一首歌到一个国家,国歌唱出气吞山河的悲壮,发出江河般的怒吼,它代表一个国家的意志、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经过深重苦难终于凤凰涅槃,今天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追溯这种精神的来源显得尤为重要。”
李轻松说:“我想用这样一部原创音乐剧,重温当年那段奋斗的岁月,以悲壮的血泪史呼唤英雄,激发沈阳人强烈的爱国爱家乡情怀,向在这片土地上抛洒热血的先辈们致敬,向沈阳这座英雄城市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