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沈阳网  >  文化频道  >  首页  >  沈阳雅集
杨海滨:画瑞兔送吉祥
https://www.syd.com.cn   来源:沈阳日报 2023-01-18 10:40
分享到:
更多

  “我想用这幅双兔画作,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1月16日,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杨海滨在沈阳日报美术馆里向记者展示了他刚刚创作完成的中国画《祝癸卯大吉》,用两只可爱的兔子表达他对沈阳日报读者的新年祝福。

  白兔为瑞 黑兔曰祥

  一说起这次兔年画兔的创作过程,杨海滨兴致很浓。他拿起自己的作品说:“你看,画中灰眼睛的黑兔和红眼睛的白兔,它们白前黑后,站在土坡上,身后是一片青草。这是我对色彩上的明暗处理,让画面既协调又有美感。”

  记者很认真地端详画中两只可爱的小兔子,问:“杨老师,你画这两只兔子时,一定有什么参照吧?”

  杨海滨笑着说:“我从小就养兔子。兔子的那种活泼的样子,在脑海中记忆犹新,想画就会画出来。”

  杨海滨说,在中国,兔子一直被认为是瑞兽。由于古代野生兔子的毛色多为灰褐色,白兔极为稀少,因此古书《瑞应图》记载:“白兔中瑞。”古时,各地只要发现了白兔,多要载歌载舞献给朝廷,显示君主贤明、海内大治。据记载,汉代建平元年、元和三年以及永康元年,三次向朝廷敬献白兔。《魏书·灵征志》里记载献白兔之事近60次。唐太祖下诏在9次出现白兔的神山县建白兔观,并将兵符改为银兔。由此可见古人对白兔的敬仰。

  古代,黑兔也被视为吉祥之兆。《艺文类聚》中说“黑兔曰祥”。《魏书》记载有民间多次进献黑兔之事。六国时前赵国君刘曜捕到一只黑兔,认为天降祥瑞,于是改年号为太和。民间一说到兔年,就期待着人们步步登高。所以,杨海滨说,无论是他现在的画兔,还是过去画兔,都是以一只白兔和一只黑兔呈现,用以表达“白兔为瑞,黑兔曰祥”的美好心愿。

  画兔融入文化思考和情感

  从宋代龚吉的《三兔图》、明代徐霖的《菊石野兔图》,再到清代沈铨的《雪中游兔图》、冷枚的《梧桐双兔图》……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兔子几千年来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在民间,“玉兔呈祥”之说更是深入人心。古人认为兔神可保平安,如正月初一门楹上挂面兔头镇邪禳灾、赠小孩兔画祈求福祉,元宵节游兔灯传递幸运等等。因此,杨海滨对记者说,兔文化在民俗文化中有着美好感情和亲情的寓意。

  兔子乖巧可爱,象征着吉祥、智慧。中国人喜欢兔子,并创造了“兔儿爷”供奉起来,由兔子衍生出来了兔文化,并围绕兔子产生了不少美丽的传说。

  “我特别喜欢像兔子这样可爱的小动物,也擅长画小动物。”杨海滨一说起了养小动物的往事,有很多故事可讲。除了兔子,他还养过猫、鸽子,因此,他把养小动物当成学画过程中的一种乐趣,在他的画册中也留下了许多可爱的动物画作。

  他对记者说,从上小学起,他就迷上了画连环画,十多岁时,就夹着胶合板到沈阳故宫看徐悲鸿的画展。还到凤凰楼下,一画就是大半天。在古画熏陶和天资聪慧共同作用下,杨海滨绘画技法不断提高。后来,他调入沈阳书画院,成为一名专业画家。杨海滨的绘画艺术风格多元化,笔下千姿百态的荷花、牡丹等给人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画的兔、猫、金丝猴等动物则更具灵性,别具一格。

  在交谈中,他打开自己的手机相册,上边有几百幅他创作的画作,不少是他钟情的兔子、老虎、金丝猴、小猫等。他说每次在画这些动物时,总会将自己的感情、哲思融入创作之中。

  杨海滨对中国兔文化如数家珍的讲述,深深地吸引了记者,尤其是听他介绍完中国画《祝癸卯大吉》的巧妙构思之后,画中的那两只白兔和黑兔在记者眼中更显灵动鲜活,更加可爱了。

编辑:xw13
更多文化新闻!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有艺术(syyys2015)
相关新闻:
沈网视频
沈网图片
文化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