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8月27日,“人·境——古代文人的园中雅趣”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展在辽宁省博物馆(以下简称“辽博”)举行。此次展览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北京画院承办,展览原计划将持续至10月16日。
由于新一轮疫情的发生,辽宁省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为了满足广大文博爱好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辽博在网上推出该展览的相关资料和照片,让广大观众提前“预习”,以便疫情结束后更好地观展。
《杏园雅集图》20年来首次外借出展
该展览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交生活。据悉,除39件辽博自有馆藏作品外,展览还汇集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8家国内知名文博机构的32件重要藏品,部分藏品甚至为绝世孤品。来自镇江博物馆的《杏园雅集图》系20年来首次外借出展。
《杏园雅集图》是明代画家谢环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镇江博物馆。该画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再现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九位内阁大臣在杨荣府邸杏园聚会的历史画面。画法工细,衣纹挺拔,色彩鲜艳,是一幅具有肖像特色的雅集图。画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上层文人的生活,可谓明初院体画中融汇史实风俗、山水、花鸟体裁的代表作品。
辽博副馆长董宝厚说:“画中文人有的在案前赋诗作画,有的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也有的缓步走向棋案……画面人物衣冠齐整,每个人虽然都近于作正面画像,但神态和姿势各不相同。全画笔法工细,赋色浓艳,层次井然,可以看出画家在山水、人物、花鸟、台阁诸多方面的较深造诣。此次《杏园雅集图》能够顺利来到辽博展出,非常感谢镇江博物馆的支持。”
“人·境”之名出自陶渊明诗句
展览包括“林泉之心”“雅游适意”“壶中天地”“诗画映景”四个部分,展出了马远、沈周、文徵明等中国绘画史上重量级画家的作品。其中,从吉林省博物院借展的清代龚贤《湖滨草阁图》、恽寿平《鱼藻图》、清华喦《临镜图》等一级文物,原件仅展出20天。
董宝厚说,展览名称“人·境”出自东晋陶渊明的著名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暗含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哲学”思想。此次展览聚焦“园林”主题,不仅让当代人与古人跨时空对话,更多的则是希望人们从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中,找到与当代的链接意义。
来辽博与中国古代文人“约会”
闭馆之前,记者曾现场参观过该展览。在“诗画映景”单元,明代沈周的《东庄图》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该图描绘了21种园林景色,是沈周将自身主观情感和他对园林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实景园林的艺术重构,画法严谨精到,设色明丽清雅。
辽博相关负责人说:“众志成城,沈阳一定会战胜疫情,到时候欢迎大家来辽博观看此展,与古代文人来一次‘约会’。”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杨博/文主任记者李浩/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