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沈阳网  >  文化频道  >  首页  >  沈阳风情
青草刚及脚面 美好不期而遇
古老的河沿是我们的家
https://www.syd.com.cn   来源: 2022-07-14 10:30
分享到:
更多

  探寻辽河法库段线路推荐:依牛堡子镇三尖泡村辽河古渡口——白鹭滩——越光水稻认养基地——西拉马河子村西甜瓜种植基地——三面船村渡口

  扫码看更多内容

  对常年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有关草原的印象大抵是从文学、影视作品中“引进”而来的。奔策的马儿、悠闲的牛羊、天与地的接壤……由文字和影像勾勒的草原图景,像是儿时品尝到的那颗棒棒糖,刻在心底、回味在齿间,成为许多人长大后想方设法去填补、徜徉的梦想。

  在许多新老沈阳人的认知中,沈阳人的草原梦是有些“不解渴”“不自由”的!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是极美的,只不过哪怕去趟离我们城市较近的通辽,那也是需要好好计划一番才能实现的旅行。

  日前,沈阳市文旅局与沈阳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美丽沈阳——一城山水”主题活动第二站走进了法库县,在依牛堡子镇,连天的碧草、飞飞停停的灰鹤,还有不时从草丛间探出头来的豆鼠子,目之所及的景致彻底颠覆了一行人的既有印象。

  原来,咱沈阳也是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胜景的,在航拍设备的“飞鸟视角”下,它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碧玉,稳稳地镶嵌在辽河的“河沿”上!

  古渡口的渡船可载汽车过河

  依牛堡子镇是法库县的最南端,从颇有古意的西拉马收费站下道后,经过一段绿油油的稻田,就到小镇了。辽河在进入法库后,更有气势,更有大河的风范。

  若要近距离感受法库段辽河,那么一定要去三尖泡村。村里有一处古老的渡口,搭载了现代动力设备的渡船就停在河边。船体铺设了一块巨大的铁皮,据法库县依牛堡子镇政府副镇长裴姣湛介绍,渡船可以同时渡四辆轿车过河,一辆车10元钱,人不收费,河的东岸就是沈北新区的七星湿地。不过因为现在已进入汛期,所以渡船进入“汛休期”。待入秋后河水渐退,摆渡的业务才会重新恢复开放。

  说起来,摆渡也是生存所迫的民间智慧。“沈北新区以前叫新城子,比我们离城市更近一些。三尖泡的村民要进城,就要先到新城子。那个时候陆路不发达,如果不走水路,得绕很大一圈山路,走上整整一天。”裴姣湛的爷爷正是辽河上第一批摆渡人,不过那时的船只能渡人,需要用竹撑帮助船前进。

  如今,从三尖泡到沈阳市区的道路已四通八达,很是便捷,摆渡也成了一种对旧日生活的怀想体验。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绝佳的露营地

  人们沿着河流的方向追随大河的脚步,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大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便利和取之不竭的资源。

  裴姣湛告诉记者,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家门前的这条河几乎承载了她和伙伴们所有的欢乐:夏天拿鱼、冬天滑冰,还有吃不完的美味“泡子鸭蛋”、喷喷香的稻米饭,村坳里的童年,从此不再寂寞。而正是因为离辽河近,在有渡船后,三尖泡村的村民经常将地里的农作物带出村外销售,进行物品交换,这也让三尖泡村成为依牛堡子镇先致富的村庄。

  离开古渡口后向东继续行驶5分钟左右,就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片引人入胜的草原。据当地人介绍,草皮都是天然生长的,没有人工的干预,草的高度刚刚及脚面,非常适合露营。登上过网络热搜的“夫妻树”,就生长在这里。还有展翅的灰鹤,也时常在这里歇脚,为画一般的景致增添了一抹亮色。而最让城里孩子感到惊喜的是,那些只在游戏“疯狂打地鼠”中见到过的豆鼠子,也是这片草地的主人之一。它们在草地上打了无数的洞,恣意地钻进钻出、尽情地撒腿奔跑,与一批又一批的露营者成了朋友。

  充满野趣的黄花,看着就敞亮

  许多事物或许只有在亲眼所见后,才会由心地感到震撼。自打进入草地的范围后,汽车沿着主路又行驶了十余分钟,路的两侧仍是一片养眼的绿色,让我们不禁赞叹这片草地的广袤。

  听说,初春时,草地上会盛放一种野生的黄花。不少市民特地驱车前来,挖走一些花苗,移植在办公室、客厅里,不用格外莳弄,黄花就开得神采飞扬、野味十足……

  在即将结束法库之行时,大巴车又载着一行人来到了与三尖泡村紧挨着的三面船村,那里有一家远近闻名的网红直播基地。专门带货农产品的主播薛姨说:“在城里遇到烦心事儿了,就来法库,来辽河的‘河沿’看看,一望无际的青草地,汩汩奔流的河水,心里就敞亮了。”我们笑着答,这么美好的地方,开心的时候更值得前往。薛姨口中的“河沿”,正是三面船村的旧称,我们的家!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关彤

  主任摄影记者常晟罡

编辑:js09
更多文化新闻!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有艺术(syyys2015)
相关新闻:
沈网视频
沈网图片
文化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