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我原本计划今天离开沈阳,但是这次辽博之行,收获太大了,我还有很多文物和展厅没有看,所以,决定延迟两天离沈,继续来辽博看文物。”昨天,外地游客李霞在辽宁省博物馆内对记者说。
暑期临近,辽宁省博物馆再次成为热门的打卡地。目前,辽宁省博物馆推出了“字途——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展”“精艺传承夺天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技艺专题展”等特色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展。
儿童体验馆“玩穿越”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辽宁省博物馆的儿童体验馆,还没进入大厅,就听见孩子们的笑声。让小朋友亲手复制一个牛河梁遗迹出土的玉凤,体验钻木取火,在炕头上玩一把欻嘎拉哈……这些都是儿童体验馆的特色项目。
儿童体验馆需要预约入场,负责人张莹说:“整个体验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传统的博物馆往往是以‘物’为媒介,也就是通过文物的展陈,来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和实现社会教育功能。但是,我们在儿童体验馆的设计中秉承了‘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而展示’的理念,馆内的各项设施均可触摸。”
一位小朋友说:“我最喜欢这里的捕鱼游戏,我可以拿起渔叉,捕条大鱼带回山洞,然后钻木取火,来一顿最原始的烤鱼大餐。”
张莹告诉记者:“这个捕鱼游戏就是‘石器王国’单元的一个亮点,我们以辽宁地区石器时代查海遗址为原型,通过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石器时代的自然环境、动植物种类、古人类捕鱼等生活方式,形成对石器时代的初步认识,并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行动力和创造力。”
“辽博真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
“太震撼了,我人生中居然能看到现实的《核舟记》。一枚硬币大小的桃核,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经过打坯、布局、雕刻、抛光等一系列工艺,还原了明朝《核舟记》中记载的核雕名作。辽博真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一位外地游客在参观了“精艺传承夺天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技艺专题展”后,兴奋地对记者说。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说:“此次专题展以辽宁特有的非遗项目作为展示对象,遴选了鞍山岫岩的玉雕、阜新的玛瑙雕刻、抚顺的琥珀雕刻、本溪的松花石砚制作技艺、大连的核雕和锦州的传统锡雕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囊括了8位传承人的作品。这些作品与收藏在辽博的材质相同、工艺相近的文物一同展出,相互辉映,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点,诠释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让观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记者了解,辽博还特别制作了《文明寻踪——探秘古代辽宁》系列视频,视频分为十二期,以历史发展为主要脉络,选取有代表性的馆藏文物,进行重点解读,带领广大观众走近国宝,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一系列视频将于近期在辽博各个官方平台上进行放送。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文
主任记者李浩/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