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沈阳网  >  文化频道  >  首页  >  老照片
沈阳年轮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军实现了红色梦想
小展室变成大展馆
https://www.syd.com.cn   来源:沈阳日报 2021-07-08 09:22
分享到:
更多

李军(右一)正在给观众介绍展品。

红色藏品

  “这是让我特别高兴的事——我的小展室今天变成了大展馆,展出面积从原来的不足200平方米,一下变成了1000多平方米。”7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浑南区智慧三街33-43号沈阳年轮艺术品博物馆,馆长李军激动地说:“目前,沈阳正在着力打造百馆之城,出台了《沈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我也希望沈阳年轮艺术品博物馆的建成,能为沈阳百馆之城建设锦上添花。 ”

  办红色展览要感恩党感恩国家

  “要不是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想办博物馆的梦想可能永远也实现不了。”2003年,李军在自己不到200平方米的住宅里,办起一个小展室。由于藏品数量多、质量高,许多珍稀展品难得一见,一时产生了较大影响。因为观众多,展厅小,十几个人一起观看时,转身都有点费劲,李军便产生一个梦想,办个大些的博物馆,让更多人都能来欣赏自己的藏品。

  “20多年来,你为啥要坚持办这样一个公益博物馆?”听了记者的问话,55岁的李军很认真地说:“没有共产党领导,没有老一辈革命家的奉献,哪有今天国家的强大。我搞红色博物馆,就是要感恩。我就是要通过红色藏品的展示,来歌颂共产党,歌颂祖国,展示正能量。”

  记者看到,在上下两层楼的沈阳年轮艺术品博物馆里,各种藏品令观者大开眼界。在这些藏品中,红色藏品的数量多达万余件,包括各种毛泽东像章、塑像、摆件、刺绣、瓷器等,还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及早期书刊作品、《人民画报》《红旗杂志》《工农兵画报》等红色印刷品。不少观众表示,一下子能看到如此多的红色展品,真让人赞叹。

  展示藏品让更多人了解、热爱沈阳

  “你看,这面毯绣红旗,高5.8米,宽2.6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李军陪着记者在博物馆边看边介绍。

  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都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型彩塑《收租院》,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对农民的残酷剥削的罪行。令记者惊奇的是,在沈阳年轮艺术品博物馆里,可以看到20件《收租院》微缩泥人塑像,这可是当年大型彩塑的小样,能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

  作为镇馆之宝——一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美军吉普车,引起记者的注意。李军说,这是他从丹东收集到的,放在这里展出,是让人们在观看之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为了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博物馆里特别复原了一处20世纪60年代的家庭房间,桌上摆放着老式座钟、老式铝制饭盒,墙上挂着奖状。在一侧展柜里还有自行车证、城市居民商品购买证、老手表、工人用的工具牌等。看到这些展品,会让人立刻感受到时代的巨大变迁和进步。

  在二楼,记者看到这里还特别设置了一处党支部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墙壁上悬挂着“永远忠于党”的主题宣传画,其中有江姐、雷锋等优秀党员的光辉形象。这里的桌椅,全部仿制于延安会场使用的桌椅样式。置身其中,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李军说,他要借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的东风,把自己的藏品都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沈阳、热爱沈阳,共同努力把沈阳建设得更加美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陈凤军/文主任记者李浩/摄

编辑:test1
更多文化新闻!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有艺术(syyys2015)
相关新闻:
沈网视频
沈网图片
文化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