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了一角的儿童照片

来源: 2021-06-18 11:05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展柜里,有一张儿童照片,照片上还粘着泥土,左下角有一处缺损,隐约看到“1953”的钢印。照片里的主人公是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他穿着新衣,瞪着大眼睛,还撅起了小嘴,令人莞尔。

  不过,如果你知道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定会变得不平静。

  ▶坑道被轰炸后遭掩埋

  这张照片是1953年8月在朝鲜一个坑道里被发现的,它当时插在一张地图上,照片里孩子的父亲康致中,就是在这个坑道里牺牲的。

  捐赠照片的人就是照片里的小男孩康明。2018年11月25日,他把这张照片,还有许多父亲康致中的资料、书信等遗物,都捐赠给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953年6月26日,志愿军第一军7师19团在团长康致中的带领下,在团指挥所召开对敌笛音里西北无名高地发起最后进攻前的通信协调会议,突然遭遇美军B29轰炸机数轮轰炸,致山体整体垮塌,团指挥所两个坑道口和一个架设电台天线的观察口均被大量土石掩埋,参加会议的114名干部因坑道内氧气耗尽全部牺牲。

  ▶冥冥中又陪伴父亲月余

  康明直到15岁时,才到北京找到父亲的老战友,了解到父亲牺牲的细节:坑道挖了一个多月才挖开,进去看到康致中穿得整整齐齐,戴着军帽,盖着被子躺在床上(孙政委手握电话趴在桌子上,电话听筒已经深陷入脸的肉里;王伯明参谋长手握步兵锹斜靠在坑道壁……离康致中不远的墙上有一张作战地图,右侧斜插着康明2岁时的照片。

  这个细节,也印证了康明的一个猜测:部队送还父亲的遗物中,他2岁生日照为什么是缺损的?可能是由于坑道潮湿,照片发霉,烂了一角。

  康明说:“照片是我1953年4月4日两周岁的生日照。父亲1953年1月入朝后,给我母亲写信要我的照片,他收到照片后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小明的相片也收到了,我把它插在地图上,每天均能看到。他是否还是那样调皮?会说话了吗,都会说什么话?请把他的情况常告诉我。请你也要保重身体,注意饮食。’”

  康明觉得,这是他和父亲最近的距离。“冥冥中,我又陪伴了他一个多月。”

  康致中被安葬在朝鲜江原道铁原郡朔字152号坟墓一号墓,和牺牲的战友长眠在一起。康明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我父亲的归宿地,所以父亲的遗物放在这里,我放心。”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周贤忠文并翻拍

编辑:js09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