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谱及首发珍贵报纸亮相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进入文献展展厅,最醒目的莫过于展厅左侧的一面“红墙”,上面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谱。前面的展台则放置了一张首发歌谱的1950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原名《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歌创作于1950年,由时任炮一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作词,周巍峙作曲。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麻扶摇的诗,以大一号的字体排在标题下面,以突出的位置介绍给读者。当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著名音乐家周巍峙从《人民日报》上看到这首诗,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当天便谱出了曲,并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题,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在1950年11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
这首歌的曲调强烈地表现了抗美援朝英雄岁月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志愿军和全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一经问世,即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最可爱的人”是新时代下我们应该追的“星”
本次主题展览以图片资料、文献、实物、模拟场景和多媒体影像相结合的形式展出,其中,从沈阳市数十名收藏家手里征集并整理出来的60多件与抗美援朝历史有关的老物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一盏志愿军使用过的油灯(刘国壮收藏)在展览中亮相。展品说明这样写道:“志愿军在1951年秋季转入阵地防御阶段后,许多部队进入坑道生活和作战。由于事先缺乏统一的准备,当时志愿军将士在坑道里点的灯都是自己做的,有用瓷碗、茶缸做成的,在这些器皿上,加一条棉花搓成的灯芯,灌满豆油,就成了灯。‘打得起仗、点不起灯’是当时一个真实写照。”
展出的实物还有将军绝版手签图书,志愿军立功喜报、获奖奖章、奖册、纪念册,以及志愿军使用的军号和志愿军行军日记,战士使用过的布袋和毛巾……也许我们不能一一记住每名志愿军战士的名字,但是,英雄勋章“铭记”着他们的事迹,历史照片定格着他们的身影,祖国人民传唱着他们的精神。看完展览,观众许哲动容不已:“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是新时代下我们应该追的‘星’!”
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图片文献展”自10月25日开展以来,很多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赴辽宁省图书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来寻访红色印记,缅怀革命先烈,接受思想洗礼,重温初心使命。11月24日,辽宁歌舞团就组织近60名党员干部到辽图参观学习,辽歌的文艺工作者们不时驻足凝望,互相交流感悟,向战斗英雄和伟大胜利由衷致敬。
辽宁歌舞团团长吕萌表示,“这次展览给了我们一个深入学习历史的机会。一件件展品皆是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带领我们重温那段烽火岁月。我们也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我们更应铭记历史,在工作中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为辽宁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