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中秋 沈阳“网络中国节”好戏连台

中秋节关键词:月饼 赏月 中秋诗词 团圆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这一天中国人会抬起头凝视天空中的满月,会吃着香甜的月饼,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夜晚。在中国人的心中,中秋这个日子便是由月、夜、家组成的。 中秋是一个圆,月亮的圆,月饼的圆,以及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团圆。团圆是中秋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无论是寄托给满月的愿望,还是中秋夜各种有趣的风俗,最终都在家人的笑脸中凝成永恒的快乐。>>详细

迎寒祭月拜兔爷儿——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详细

·中国各地中秋习俗你了解多少
·少数民族怎么过中秋节
·中秋大观:不同的地区 同一个中秋节

月饼
鸭子
芋头
田螺
毛豆
螃蟹
莼菜鲈鱼烩
柚子
干油酥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详细

·中秋传说之——嫦娥奔月
·中秋传说之——玉兔捣药
·中秋传说之——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国人对中秋的感情有别于春节。春节用诸多的形式感包含了太多严肃的意义,中秋则更像一个玩伴,不拘形迹。我们普通人过中秋无非吃吃月饼,赏赏月,喝喝酒,与亲朋小聚一番,但文人墨客就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要把中秋留下,留在记忆里,留进历史里,于是有了浩瀚的中秋诗文,于是当我们再过中秋的时候,就演变成了一场宴会,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文化盛宴。透过这些诗词文字,我们也看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习俗……>>详细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泊秦淮》:唐·杜牧
《漫兴》:唐·杜甫
《枫桥夜泊》:唐·张继
《霜月》:唐·李商隐
《暮江吟》:唐·白居易
《山居秋暝》:唐·王维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把酒问月》:唐·李白
《月下独酌》:唐·李白
《相见欢》:唐·李煜
《水调歌头》:宋·苏轼
《采桑子》:宋·吕本中
朱自清:荷塘月色
林清玄月到天心
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
林清玄冷月钟笛
张晓风月,阙也
贾平凹月迹
周作人中秋的月亮
席慕容有月亮的晚上
赵丽宏望月
朱谷忠铺满月光的小路
巴金
茅盾谈月亮
余杰河西走廊的月亮
池莉晒月亮
 

   团圆是中秋节的主题,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温暖的归宿。中国人为什么对团圆有那么深的情节?节日团圆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心理?

·中秋团圆文化的潜力
·中秋节背后的文化心理
·中秋时节话团圆

 中秋的月与夜,最终化成千万个家的温馨。透过一个个中国家庭,一个个华人的印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由各种情感编织成的生动的中秋。

·老照片里的中秋节
·中秋感悟:中秋如斯亦如梦
·中秋夜玩花灯 各式各色的竖中秋

沈阳网文化频道制作